2010年10月19日第一款短信聊天软件KIK在加拿大发布,发布15天后宣布突破100万用户。于是类KIK的短信聊天工具在国内纷纷涌现,小米的米聊,盛大的KIKI,遨游的遨信等等。2011年1月21日腾讯也宣布发布微信,加入这个划时代的全新手机聊天体验之战。至今微信的用户数已经超过13亿,成为全球最好的手机聊天软件之一,其发展速度超过微博。那么微信为什么成功?又是什么让它在短期内得到如此多用户的支持?
懂产品。 腾讯是一个很懂产品的公司,腾讯的每一款产品都能够稳定在一个既定的水准上,类似那种工厂化的产品开发,这使得腾讯在产品层面上不会出太大的问题。对于其他大部分公司来说,要达到类似的水准其实需要更长的磨合期。
微信为什么成功至少部分上应源于投入。在微博上的颓势,使腾讯对这一新兴潮流不敢怠慢,QQ邮箱团队的大批研发人员随之转入微信部门。微信2.0发布前后,阅读空间项目组更是全部移师微信。这使微信研发团队总人数达到200人,这几乎已经与整个小米科技的规模不相上下。
微创新。 微信和米聊最初都是学习kik,但后来随着微信的发展,你会发现其实更像是Color。Color最初的定位就是那种典型的陌生人交往应用,微信从陌生人交往的角度做出了一系列小的创新功能,如漂流瓶、摇一摇、查看附近的人、秀二维码等。正是这些创新的功能真正让微信的用户激增,而不是仅仅依靠与QQ和QQ邮箱的互通。
创新就是对用户体验的极致追求,这种开放的眼光与创新的精神是将微信引领至最后并获得成功的根本。”马化腾在第四届中英互联网圆桌会议上曾有过这样的表述,“微信很好用”几乎是用户选择微信的最重要理由,一切从用户的角度出发,不盲从一时的潮流,不追求大而全的功能点,只从用户的角度出发,摒弃了华而不实的功能,完善细节,不断创新,才成就了微信为什么成功。
执行力。 作为一个大公司,腾讯在新产品上的执行力似乎并不逊色于初创公司。2010年12月10日,米聊发布Android版,12月23日,发布iPhone版;2011年1月12日,发布Symbian版。微信2011年1月24日发布iPhone版;27日,发布Android版;29日,发布Symbian版。2011年一年,微信共发布4个平台版本共44次更新。
简单即美。 对于微信为什么成功?微信负责人张小龙称微信的审美原则是“简单即美”。张小龙说,“即便功能很复杂,也要以最简单的方式呈现出来。如果一个产品做了太多的功能,说明它没有抓住最本质的需求。”张小龙眼中的好产品有如下标准:第一,简单不复杂;第二,用户体验好;第三,反应速度快;第四,抓到核心需求,并把需求通过最合理的方式展现。
生态圈。
微信小程序的上下游企业构成生态链,不仅促进了小程序行业的快速发展和繁荣,还通过满足用户需求、提升商业价值等方式为微信生态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活力。同时,这个生态链还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反馈循环机制,使得微信能够持续保持领先地位并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