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立足于信创精神,“信创路·强国梦”,构筑与时俱进教学体系,推进实践能力培养,为国家培养具有创新开拓、自强不息的软件专业优秀人才。
知识模块 | 思政元素 | 思政设计 |
软件工程引论 | 爱国主义,创新意识,危机观和责任感,职业道德。 | 引导学生要勇登高峰,做世界上最好的软件产品;学习IEEE国际软件工程职业道德,明确软件工程师在社会中的定位和责任。 |
软件需求工程 | 洞察力,创新思维,责任感。 | 培养学生有敏锐的洞察力,发现痛点问题,提出有创新的软件方案,并提炼出核心、本质的信息,构建逻辑清晰、结构明确的需求模型。 |
软件设计 | 全局思维,统筹能力,有全局意识和大格局。 | 培养学生在软件设计时有大局观,运用全局思维,将软件系统分解为多个松耦合高内聚的模块,并能预见未来需求的变化,平衡短期实现与长期可扩展性之间的矛盾。 |
软件编码 | 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 | 引导学生提高高质量和高效能编程能力,掌握编程语言和编程技术,遵循编码规范,协同进行模块的编码,培养爱岗敬业、勤奋务实、谦虚谨慎、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 |
软件测试 | 质量观,责任心,洞察力。 | 引导学生以质量为重,勇于自我反思,擅于发现缺陷,积极纠错和改进,不断提升软件的价值。 |
软件过程与项目管理 | 不断探索,持续改进,拥抱变化,集体主义,统筹安排。 | 分析软件风险,进行风险驱动的迭代过程的规划,通过一个又一个迭代的不断实践,汲取经验,持续改进,并快速适应和拥抱变化。同时培养学习多人协同工作的能力和集体主义精神。 |
项目实践 | 创新思维,系统思维,协作精神。 | 让学生团队协同完成一个软件项目的分析、设计、实现与测试,在实践中创新和体会,在行动中反思和改进,提升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实现知行合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