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原理与实践》课程教学大纲
学分/学时:3学分/ 48 学时
适用专业:软件工程专业、计算机科学与工程专业
先修课程:程序设计
面向对象: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计算机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
开课单位:软件学院
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
课程性质:此课程是软件工程的学科基础课程。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树立软件工程理念,了解软件工程知识的全局,初步具备软件工程师从事工程实践所需的专业能力,即需求分析、设计、实现和测试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
|
学时
|
课堂教学
|
讨论
|
作业及要求
|
自学及要求
|
大作业立项
|
软件工程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建模原理、历史演变和发展趋势
|
4学时
|
4学时
|
课堂教学中融入案例讨论
|
每次课堂教学后有课外作业,第二次课堂上进行讲解
|
1)
要求上课前自学教材中的相关章节
2)
要求自学大作业中的新开发技术和工具
3)
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建议课外阅读
|
要求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进行软件开发大作业的创意和立项答辩,在小学期中采用迭代过程和面向对象方法,进行大作业的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到验收。
|
软件过程的作用、模型和迭代原理
|
2学时
|
2时
|
软件需求工程,含需求工程的概念、挑战、步骤和成果,以及结构化分析和面向对象分析方法和相关模型
|
14学时
|
14学时
|
软件设计工程,含设计工程的概念、挑战、步骤、原理、成果、架构设计、界面设计、以及结构化设计和面向对象设计方法和相关模型
|
14学时
|
14学时
|
编码和配置管理
|
2学时
|
2学时
|
测试
|
4学时
|
4学时
|
软件维护和演化
|
2学时
|
2学时
|
软件项目管理
|
2学时
|
2学时
|
大作业立项和答辩
|
4学时
|
4学时
|
三、教学方法
针对软件工程教学的要求,以传授知识、培养学生创新为目标,引入MBA案例教学的精髓,结合现代教育技术,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 “传授—案例—扩展—演练—考评”五段教学方法。它以学生为主体,通过“传授”让学生系统掌握整个知识体系,运用“案例”激起好奇心和引发应用和创新的动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扩展”知识面和建构自己的新知识,在项目“演练”中综合应用强化创造,最后通过综合“考评”合理评定出学生的成绩。通过这五段的教学模式,将学生培养成为企业真正需要的、未来的软件工程师。
四、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
最终成绩由平时作业、课堂表现、大作业立项答辩、期末考试成绩组合而成。各部分所占比例如下:
1)平时作业、上课表现和立项答辩:40%。主要考核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以及项目创意、可行性分析和方案制定的能力。
2)期末考试:60%。主要考核对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和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实验(上机)内容和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进行软件工程练习和大作业立项。
1)要求跟随上课进度,对一个软件(如运动会管理系统)进行过程设计、需求分析建模、架构设计、设计建模等。
2)要求采用Powerdesigner 工具进行软件分析和设计。
3)要求立项的大作业按迭代开发,采用面向对象方法,开发出一个有价值的、有创新的软件。
六、对学生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要求
培养学生抽象能力、从需求到测试的软件开发能力和创新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