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原理与实践》学生反馈
以创新模式培养软件人才——上海交通大学软件学院办学巡礼(本科篇)
文汇报2021年4月13日星期三报导
特约撰稿:火刚
入春以来的这段时间历来是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们最为忙碌的季节。撒网投简历,参加各种大型招聘会、企业宣讲会,数百人参加一个岗位的面试竞争,在关乎个人命运和以就业率为高校重要考核指标的重压下,无论是学生、家长,还是学校就业指导部门,无不被卷入这场堪称没有硝烟的却异常激烈的就业大战之中。
然而记者所走访的上海交通大学软件学院,自2001年成立以来,陆续送出的两届本科毕业生整体就业率达到100%,并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人才“热销”的局面。以2004年为例,上海交通大学软件学院2004届本科毕业生总人数为111人,其中26位学生升学或出国,主要攻读软件学院、计算机系、管理学院等专业的研究生;24位学生进入IBM、Intel、微软亚洲研究院、Oracle、SAP、霍尼韦尔、Sony等500强企业;25位学生进入大型IT企业;5位学生进入国际著名咨询公司;11位学生进入大银行、海关、税务局等大型国企;20位学生进入中小型IT企业。
上海交通大学软件学院在人才培养就业出路上的良好态势,令记者有兴趣为探讨其背后的原因而做了以下访谈。
上海交大软件学院本科毕业生采访篇?软件工程,我选对了!
我们选择了学习软件工程专业
吴海(上海交大软件学院2021届的毕业生,现任惠普全球软件中心软件工程师)
我们软件学院第一批派去惠普3个实习生最终都留在了惠普。我们都感觉到,惠普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公司,有着良好的文化氛围,也很重视对实习生的培养。通过在这里的实习和工作,将有助于提高自己专业方面的素质和国际化的视野。
我们作为软件学院的毕业生都深深地以自己是上海交大软院人而自豪,同时也祝愿学院为实现我国软件行业飞跃发展培养出更多人才,下面谈谈我在学校的学习体会。
1、选择软件工程,选择新的学习
软件工程高端人才奇缺,影响着我国的软件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的新技术发展需要大量与国际发展同步的新型人才进入软件行列,选用与国际人才培养接轨的原版教材,用成功的案例教学,请欧、美教授专家授课成为学院的办学特色,与世界技术发展同步是我选择软件学院学习的根本。
(1)选择软件工程,选择国际化学习
学院设置了专门培养计划采取了国际化的教学:由众多优秀的第一线软件行业精英担任教师,传授先进的理念和技术;使用世界上最新、最优秀的IT教材,保证我们所学知识的先进性;提供前沿的技术讲座,帮助我们了解当今技术的最新动态——所以我们选择软件工程学习。
(2)选择软件工程,选择实践化学习
投资6000多万建成一流的软件大楼,出色的硬件设备,保证了我们良好的实践环境;众多的上机实验,大量的工程项目,提供给我们充足的实践机会。工科的本质注定了我们必须走出空虚的书本,走向实际的操作。而学院提供的实践化学习,使我们更能适应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使得我们更快地适应企业的工作--所以我们选择软件工程学习。
(3)选择软件工程,选择企业化学习
与社会零距离,与行业零距离,与企业零距离,这是每个工科学生所孜孜以求的目标,而软件学院做到了:最前沿的技术讲座和大公司半年的实习机会,给我们了一个直面市场、直面工作的企业化学习环境——所以我们选择软件工程学习。
2、“案例→原理→实践”的模式
当我踏入软件工程专业后,第一件做的事情,就是大肆搜刮各类基础性书籍,并准备在这书海中一展宏图。然而,没过多久,我发现,软件学院的教学模式完全不同于我以前12载的求学道路,书海战早已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案例→原理→实践”的全新模式:大量的案例分析,促使我们从实际出发,从现实的角度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而不再局限于书本上的条条框框。穿插于案例分析之中的原理介绍,使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学会运用原理,而不再是背熟原理。对项目工程的亲身实践,使得我们把所学转化为所用,并在所用中,不断充实我们的所学,而不再是以前的高分低能。
在这种学习模式下,兴趣被极大程度地唤起,无论做什么都更有热情;基础也更加充实,许多的似是而非在实践中得以清晰;自信也得到极大的提升,许多以前不敢想的事情现在却已经在做了。相对于以前“填鸭式”教学模式,“案例-原理-实践”的模式让我们学习得更快乐、更扎实、更自信,也是我们的能力得到更大的提升。
我们学到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张昱(上海交大软件学院2019届毕业生,现就职于普华永道咨询公司)
这些年我们在软件学院特有的教学模式下,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我们提高了自己学习的能力。记得上大三的时候,我和几位同学自发地组织成一个6个人的Team,参加微软举办的2004创新杯软件开发大赛。我们刚开始对于.net技术一无所知,对于团队的管理一知半解,通过自学,慢慢地摸索、研究,相互讨论、相互学习,终于掌握了其中的关键技术,如期完成了sketchboard.net,并最终进入决赛获得大赛三等奖。
我们学到了包括软件的开发过程、管理过程等知识,但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我们学到了一种能力,一种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自己去学你需要的知识、技术,然后把它应用到你需要的地方。在我们开发参赛作品时,学院的其他同学也正好在做暑假大作业,其实,这两者的过程是类似的,相信我的同学在软件学院最大的收获就是自我学习能力的提高。真的非常感谢学院为我们提供了优质的环境,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未来社会的挑战是来自多方面的,而且很多时候我们也不能完全预定将来会需要哪些方面的知识,所以学习本身的过程不只是知识的积累,更是能力提高的过程。“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软件学院特有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我们各方面的素质得到了综合提高。
学院给了我攀登的动力和基础
魏坷(上海交大软件学院2003届毕业生,现在美国哈佛大学攻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硕士。)
说到我们软件学院,我觉得最值得称赞的是那种积极向上、团结合作的精神。学院的老师和我们学生都很有拼搏精神、进取精神,师生间的关系也非常融洽,这在当今的高校中是难得一见的。我现在虽然身处异地,仍然和老同学保持联系。在交流中,我很高兴学院非常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教学:本科一年级学生要花一整年的时间去学习程序设计、算法与数据结构这些基础的课程,并在接下来的两个暑假中完成两个不同层次要求的大作业。
其实哈佛的本科学生并不知道什么是EJB、什么是COM的,但是他们的算法与计算机结构等基础知识非常扎实。可见,对于学生基础知识的重视程度,软件学院和哈佛计算机系是非常一致的。
提到值得保留的、继续发扬的办学模式,我觉得学院的实习制度非常不错,相信包括我们2003届在内的很多毕业生都感受到了它对我们真真切切的帮助和影响。
学院给了我解决问题的思想
刘洋(上海交大软件学院2020届毕业生、在斯伦贝谢公司工作)
说起在大学的收获,有很多。我觉得最重要的收获不是学到的知识本身,而是在这里学到了解决问题的思想和获得知识的方法。
人在做任何事之前都需要有一个思想。吃饭之前要考虑一下吃中餐还是西餐,做软件也是如此。进入软件学院之后,老师经常提醒我们:“你们做的是软件,是产品,而不是一段段的程序。做产品就要有一个总体的构思,这个构思的好坏就决定了产品的成败。”现在工作中,无论是什么样的任务,我总愿意首先多想一下,四面八方、前后左右都考虑进去,形成一个解决问题的思想,然后再去实现这个思想。孔子曾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力行之前先有慎思,这是学院教给我的治学方法,也是做人的方法。
另外,在大学期间学到的重要的本领是获得知识的方法。问题是不断出现的,知识也就需要不断地积累。试图在大学四年里学到今后一生需要的知识是非常不现实的。一个真正好的大学不是仅仅传授知识的大学,更重要的是传授思想和方法。在学院里做过很多的作业,有利用寒暑假集体完成的大作业,也有自己独立完成的普通练习,在这些学习的过程中,学院为我们安排了指导老师,指导我们如何找到所需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现在工作的时候,对问题就没有了恐惧心理,可以从容地去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这种能力都是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们潜移默化、一点一滴地培养起来的,受用终身。
在软件学院的学习中,得到了很多。还有很多没有谈及,譬如有机会出去到大公司实习亲身感受软件工程的实践,但是感觉起来收获最大的还是上面提到的两点。生活正是如此,一点一滴的,也是刻骨铭心的。
学院特有的教学模式为我的就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金峰(上海交大软件学院2004届毕业生、Intel公司软件工程师)
在软件学院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暑假课程设计和公司实习经历,在校时感觉是巨大的挑战,但毕业后,则觉得收获是巨大的。
赴公司实习是我们学院重要的教学环节之一,学院为每届本科四年级的学生都提供了到大型IT公司实习的机会。我有幸进入了Intel公司实习,主要从事基础性的研究开发工作,毕业后与Intel签约,留在了那里。
我认为,实习对毕业直接找工作的同学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使公司和学生在实习期内有足够长的时间相互了解,使我们有比较宽裕的时间学习、提高,同时又使我们在良好的环境、宽松的氛围下从学生过渡到职业人,从学校走向社会,从稚嫩走向成熟。在实习中,我们学到的不仅仅是技术,更多的是大公司的管理模式。
软件学院教学的另一大特色就是大作业,它和传统计算机相关专业那种“一课一作业”的模式有所不同。从内容上,它看似是几门课程作业的集合,但它决不是简单的拼凑。学过的各课知识在8周大作业的“穿针引线”下,融会贯通,加深印象。从形式上,软件学院的课程设计不再是每个学生的“单打独斗”,而是团队的合作共事。
记得我们当时经常开会讨论进度、技术、感想等各个方面的内容,交换信息、交流思想。这和我现在Intel感受到的工作方式几乎完全一致。我们当时在学校的工作方式是符合业界工程化要求的。我很庆幸,我们当时能有机会、有环境进行团队合作,我们因此而领先一步。
从评分方式上,学院要求每组都必须进行答辩,每位同学都必须回答老师的问题。答辩不仅锻炼了口才,提高了临场发挥能力,更是职场相关经历的预演。
学院培养的创新意识给了我应对挑战的激情
董少华(上海交大软件学院2003届毕业生、甲骨文软件系统有限公司应用产品咨询顾问)
对于在职的软件从业人员来说,从职业规划来讲,根据不同的个人性格,来确立将来的职业目标,知道自己适合哪一个行业,适合从事哪一块的工作,这样你在工作中才不会有很大的埋怨,在工作中才会有很大的热情,这样才能支撑你一步一步往上走。可能你现在的工作环境也不错,收入也不错,但是工作内容和自己规划中的职业生涯有很大的差距。可能自己想做更具挑战性的工作。
企业在招人的时候有自己的标准,可能会比较看中你的创新能力,第一轮可能是笔试,来考察你的英语能力,然后是口试和集体面试,然后会有一个整体的评价。特别是在团队中,你是发挥什么能力,交大软件学院培养软件人才的时候就是针对这几方面,通过双语教学来提高英语口语能力,通过团队作业来提高团队精神,通过灵活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创新能力,老师在平时的大作业中布置一些与实际项目相结合的作业,学生可以加入自己的想法,逐步地培养创新意识,很有针对性地提高能力和增强就业竞争力。
上海交通大学软件学院成立于2001年5月,是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
针对我国传统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所显现的明显缺陷和产业界对于IT人才需求日益的多样性,上海交通大学软件学院经过4年的实际探索,在软件人才的培养和软件学院的相对定位上给予了精辟的回答:
计算机院系与软件学院,前者强调学科教育,后者注重工程教育;前者为宽口径培养,后者为专业化培养;前者以科研推动学科,后者以产业推动技术创新;前者乐于揭示原理,后者崇尚规范化和产业化;前者熔炼哲学博士,后者打造产业精英。
在明确了这样一个相对定位后,学院将学生的培养目标确定为: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培养我国急需的优秀的软件架构师、精明的项目管理员、技术高超的软件工程师,培养熟知国际规范、掌握软件大生产关键要素,能参与全球软件业激烈竞争的优秀人才。
学院在办学的各个环节中深刻贯彻“技术、工程、管理三位一体”,“教学、研发、产业三者结合”的办学理念。学院打破单纯的学科式教育,以“案例→原理→实践”的模式组织教学。为此,学院与2002年底率先与Microsoft、IBM、Intel、HP、SUN、ORACLE、SAP、微创等国际知名公司签订了一揽子人才培养合作协议,共建学生实践基地,在本科生的培养上,学院结合教学进度,给学生不仅在二、三年级的暑假安排实践项目的“大作业”,更在四年级安排6-8个月的企业实习,让学生在上述合作企业接受第一线的项目实训。在工程硕士培养上,学院根据IT市场人才需求状况,精选了软件系统开发技术、IT项目管理、嵌入式系统、数字艺术与技术、数字医疗、网络安全、信息系统技术(现代物流信息技术)、数字家电等多个热门方向作为学生的具体培养方向,同时强调学院、企业的“双导师”制,并在课程及实践上贯彻团队作战的协同意识,以适应软件大生产的需要。
上海交通大学软件学院成立以来,在人才培养上取得的显著成果,深受学生和社会各界好评,在03年教育部和中国软件行业协会组织的对全国35所软件学院评估中综合成绩名列前茅。
在与上海交通大学软件学院毕业生们的访谈过程中,记者亲身感受了他们对自己所做的专业选择的庆幸以及对母校的感激,而更让记者印象深刻的是,这些踏入社会不久的年轻人,与其他初出校门的年轻人相比,言谈间具有更多的干练、成熟和自信。他们之所以能顺利的完成由学生向职业人的转变,与其大学四年所接受的实地练兵式的培养模式和国际化、高起点、高标准的办学道路密不可分。但愿上海交通大学软件学院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能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生动范本,为国家输送更多更好的软件人才。
|